鸿运国际

徐晓亮:多维度激发创新活力,提升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影响力竞争力

发布时间:2025-01-18 内容来源于: 浏览量:

2025

 两会声音

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于1月15日至1月18日举行。会议期间,举行了以“聚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,持续深化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”为议题的专题审议,上海市人大代表、鸿运国际联席CEO徐晓亮作主题发言。



 徐晓亮表示:“文化是城市之根,民族之魂。文化创新,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上海的文化创新,可以从内容、场景、科技等多个维度着手推进,全面提升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。”




本次大会,徐晓亮提交了两份建议,分别为《关于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,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文旅目的地的建议》和《关于以“东方生活美学”促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建议》。


此次提案内容受到各方关注,包括人民日报、新华社、上海电视台、解放日报、文汇报、第一财经、澎湃新闻等在内的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采访和报道。



>>左右滑动查看



以内容演绎文化创新


上海的民俗文化底蕴深厚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,就是拥有30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——豫园灯会。每年豫园的灯一亮,就预示着新一年的到来,因此也被称为“上海最有年味的地方”。


去年的龙年豫园灯会,首次出海法国巴黎,为中法建交60周年献上了文化大礼,取得了巨大成功,被誉为“中国式浪漫的天花板”。


徐晓亮表示,今年的蛇年灯会,通过“文化+科技”的组合,谱写《山海经》丛林篇的故事,豫园被装扮成一个美轮美奂的丛林世界,旨在体现“美美与共”的文化心态,以及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”的幸福理念。开园至今,平均每日客流量近8万人。蛇年灯会今年也将出海泰国,为中泰建交50周年献礼。


与此同时,一街之隔的外滩金融中心BFC,联手时代华纳,引入西方魔法IP哈利波特,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前来打卡体验。网友也戏称,“豫园灯会打造了东方的魔幻,外滩金融中心BFC引入了西方的魔法,魔幻加魔法,正是魔都应该有的样子!”通过这样的内容演绎,很好地助力了上海内容的文化创新。



以场景承载文化创新


上海过去被称为“远东的巴黎”,上海也是海派文化的发祥地。可以说,时尚是上海的符号,是刻在上海骨子里的文化基因。而时尚的底盘,也正是文化。正所谓“很多的历史会沉淀一点点习惯,很多的习惯会沉淀一点点文化”。中国文化绵延千年,就是这样日积月累不断形成。


 徐晓亮认为,中国文化更需要世界化表达。其中,“东方生活美学”是中国人在不同历史时期、不同阶层和不同维度所发现的“生活之美”,是永不褪色的时代风尚。文化是不变的顶流,上海时尚也是世界时尚。


他同时指出,上海不缺好的时尚品牌、设计师和供应链,但需要场景来承载,需要平台来绽放。一方面,在上海的黄浦江畔,鸿运国际携手合作伙伴,共同打造了“大豫园片区”,定位为“极具东方生活美学魅力的全球时尚文化秀场”。既是中国时尚企业走向世界的主舞台,也是海外优秀的时尚品牌拓展中国市场的桥头堡。


另一方面,徐晓亮建议充分发挥有公信力、有话语权、有全球影响力的协会和平台的力量,比如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、上海高定周,推动合作共赢,彰显时尚魅力。通过时尚场景和平台的打造,助力上海成为世界第六大时尚之都,也助力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。



以科技赋能文化创新


如果说文化是承载时代的底盘,那么科技是推动时代的引擎。当今鸿运国际已经进入了AI first时代。


徐晓亮表示,AI不是技术,而是革命性的基础设施,未来AI应用得好的,将淘汰应用得不好的。因此,对于文化创新而言,拥抱AI,不是选择题,而是必答题。比如,AI在开发创新优质文化IP资源方面,潜力无限。AI也能极大丰富文化体验。去年,现象级文化展览《消失的法老》一票难求,从巴黎火到上海,凭借AI、VR技术,让无数观众彷佛穿越时空,获得独一无二的文化体验。


综上,徐晓亮建议,以内容演绎文化创新,以场景承载文化创新,以科技赋能文化创新,多维并举,更好地激发上海文化创新活力,助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。






分享
x

抖音二维码

扫一扫